![]() |
别名 | 纳豆激酶 |
CAS编号 | |
产地/厂商 | xxjl |
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从日本传统大豆发酵食品——纳豆(Natto)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较强纤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作为一种溶栓药物,纳豆激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特异性强、安全性好、口服有效、体内半衰期长、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
纳豆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粘性,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在日本的食用历史在1000年以上。此外,民间还将其作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为了能找到一种天然的溶栓药物,日本学者须见洋行博士多年来对173种食物进行了测试和筛选。终于在1980年的一天,发现了纳豆激酶。
那天,他突然想起纳豆不是纤维蛋白发酵的吗?而血栓最顽固的部分就是纤维蛋白,于是,下午两点半时,须见洋行博士把从纳豆中提取的物质加入到人工血栓中。
原本准备第二天看结果,但5点半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察看,奇迹发生了,血栓居然溶解了2厘米,而平常用尿激酶做溶栓实验时,溶解2厘米人工血栓需要近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纳豆提取物溶解血栓的速度是尿激酶的19倍之多。于是,他将纳豆中的这种强力溶栓物质命名为纳豆激酶,这就是溶栓药物研究史上*的“下午两点半”实验。
大量的纤维蛋白平板实验、动物血栓模型实验和临床数据都证明,纳豆激酶不仅具有很强的溶栓作用,还能抑制血栓的形成。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纳豆激酶可以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来发挥其溶解血栓的作用,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条途径:
A. 直接水解纤维蛋白,溶解血栓;
B. 激活人体的尿激酶原使之成为尿激酶,尿激酶与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共同激活纤溶酶原,溶解人体血管内的血栓;
C. 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激活纤溶酶原使之成为纤溶酶,纤溶酶再进一步溶解纤维蛋白,从而降解血栓;
D. 加速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的降解和失活,导致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诱导的纤维蛋白凝块的溶解。
上述作用几乎都发生在血栓周围,因此,纳豆激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